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HANEL出生於1883年8月19日,獅子座,法國人。CHANEL十二歲母親去世,父親失蹤,而在這種情況下,她和姐妹都被送到孤兒院去。CHANEL的裁縫是在孤兒院內學習的,十七歲時到裁縫店工作,在那裡她開啟了自己的人生。當時的法國社會保守,由孤兒院內而來的創作靈感,香奈兒化繁為簡,推出富青春氣息、年輕而帶點叛逆的女學生裝扮,因而造成風潮。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i, this isTracy

Sorry for the late reply, there are some updated and useful info on Professor Olds' site.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dia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發現教授說的那個車子竟然是TATA GROUP 的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網路上搜尋印度電影,寶萊塢等關鍵字,

都可以找到不少心得文章,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riginal source 開眼電影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riginal source 開眼電影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演講系列-印度寶萊塢電影 昨日.今日.明日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 通識教育中心
http://genedu.ntut.edu.tw/?q=node/124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cctv.com/video/wwwwxinwen/2006/09/wwwwxinwen_300_20060919_12.shtml
[視頻]中央電視台與印度ZEE電視台簽署合作協議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news.sina.com/sinacn/506-000-103-107/2009-02-12/0049684461.html
楊孝文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雅什-拉吉影片公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豆知識就是知道了會多點樂趣,不知道也不會少塊肉XD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

http://blog.yam.com/mytube/article/14358569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萊塢簡介

寶萊塢英語Bollywood)是位於印度孟買的廣受歡迎的電影工業基地的別名。儘管有些純粹主義者對這個名字十分不滿,看上去「寶萊塢」還是會被繼續沿用下去,甚至在《牛津英語詞典》中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條目。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經濟持續成長,外來資金積極投資,高盛證券預估,二三二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面對全球化的浪潮,國內的改革成為最重要的經濟發展動力。雖然國民所得只有數百美元,但是數理人才、英文優勢、海歸人才、年輕勞力供給不絕,是啟動經濟起飛的四把鑰匙,而這四把鑰匙也開啟了印度在家電、通訊及資訊市場的康莊大道。

外來資金的進入,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帶動印度擺脫貧窮。特別是從民生經濟開始,沒有家電的生活,反映的是家電市場的商機,自然也成為首要的內需市場經濟成長指標。從消費支出習性區分,中產階級約占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約一億人(其中有一百多萬人屬於經濟富裕的金字塔頂端),這十分之一具備經濟消費主力的人口,成為印度市場經濟成長的主力,這反映在民生家電市場的成長、通訊產業的需求及資訊產業的活絡。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阻礙經濟發展基本因素

人口過剩是印度長期經濟發展不振之根源。依聯合國人口組織估計,印度目前約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文化產業
印度文化淵源流長的歷史。在西元前後,印度在亞洲由於印度教、佛教的傳播,印度文化是亞洲主流文化,特別在東南亞在各國,各國國王以印度教的神,以濕婆神或維希奴神的的君權神受 來建立永久统冶之正统性,爭相的印度化,印度在東南亞足足影響了一千年。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市場環境分析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要產業概況 (一) 軟體代工服務業 軟體代工在印度經濟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既帶動經濟成長,更是印度的明星產業,吸引全國優秀人才競相投入。據印度軟體協會(NASSCOM)估計,2007-08年軟體代工產值超過640億美元,較上年成長33%,其中出口408億美元。至2010年產值將超過 730億美元,其中出口將達600億美元。印度現為全球第二大軟體出口國,出口額占全球境外軟體代工市場的65%至70%。軟體代工產值占印度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已達5.5%,對經濟成長貢獻度在3.3%至3.9%間。其中資訊諮詢服務(IT-enable business Service, ITES)暨企業代工服務(Business Processing Outsourcing, BPO)是軟體代工業近年成長最快速的業務。印度現有軟體代工業者超過3,000家,共僱用員工近200萬人;其中前15大軟體公司包辦70%的ITES業務,近200家BPO業者包辦70%的BPO業務。業務內容由初期的文件撰寫、程式編碼、客戶服務、市場問卷調查等需要大量人力的服務手工業,發展至專案諮詢服務如金融、會計、醫療保險及通路管理等ERM暨CRM系統建置暨營運。 ITES主要業務包括客製化應用程式發展暨維護 (CADM)、系統整合服務、 IT諮詢服務、應用程式管理、硬體管理服務、軟體測試及網路建置管理服務。在紮實的客服與市場互動基礎上,印度代工業者從研發、市場研究、行銷到終端廣告等,整個資訊產製流程,都能一手包辦。據2006-07年統計,ITES產值為314億美元,其中資訊服務業出口金額達180億美元,年成長率35.5%;印度國內市場規模為82億美元,年成長率23%。另據NASSCOM估計,2007-08年印度ITES產值將超過49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56%。隨人事費用高漲、廠辦設置成本日增及國內外競爭加劇,印度超大軟體公司如TCS、Wipro、Infosys、Satyam、HCL已朝系統整合服務發展,如IT策略諮詢、專業顧問服務(Knowledge Processing Outsourcing, KPO)等業務,以提昇產業競爭力。在成本考量下,跨國企業將業務外包到印度,一般約可節省25~50%的成本。許多跨國公司進一步在印度設立據點,如IBM在印度設有7個據點,科技大廠如英特爾、甲骨文、惠普、微軟及GE Capital等,亦已在印度設立研發中心。 BPO主要業務區分為4大類:金融暨會計、客戶服務(Customer Interaction Services)、人力資源管理及專案服務(niche business services);近年來更發展出網路行銷、帳務服務、資料庫行銷、交易文件管理、電話行銷、稅務服務及生技研發業務。主要業者包括:Genpact、WNS Global Services、Transworks Information Services、IBM-Daksh、TCS BPO、Wipro BPO、Firstsource Solutions、HCL BPO、Infosys BPO、EXL Service Holdings、Citigroup Global Services、Aegis BPO Services、HTMT Global Solutions、24/7 Customer及Mphasis BPO。 2006-07年BPO產值95億美元,其中出口84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11億美元,預估在2007-08年產值將達110億美元。隨產業規模擴大,印度軟體代工業人才短缺現象日益嚴重,現有200萬從業人員中,75%學歷在高中以下;加上印度教育資源匱乏,大學以上資訊人力學經歷不足;業者需自行培訓所需人材,如營業額最大的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在印度南部Trivandrum設立大型訓練中心,第二大的Infosys Technologiesy在南部Mysore亦設置訓練中心。為因應硬體設備暨人事成本持續高漲,印度軟體代工業者,除將據點遷至二級城市,也開始將業務轉包至國外,如在菲律賓、中國設立據點,一方面滿足人力需求,一方面亦將低價代工業務移至低工資所得地區。印度軟體代工業務7成以上來自美國,面對美國經濟遲緩暨美元貶值雙重壓力,主要代工業者,紛紛開發其他國家市場,並已有效降低美國市場占其營業額比重,如Satyam暨Mindtree美國市場比重占65%、Infosys為63%、 Wipro為60%、KPIT為60%、TCS為56%及HCL Tech的56%。蓬勃發展的軟體代工業,亦面臨兩項外來的挑戰,一是美、英、德國內要求立法禁止產業外包呼聲不斷,另一是新的競爭者出現,包括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波蘭及匈牙利等國,都將影響印度軟體代工業的發展。 (二)生技醫藥產業 印度生技產業發展快速,近3年每年以35%至40%速率在成長,前景看好,為亞洲第3大生技產業國家,產值占全球市場2%。2006-07年產值為20億8,000萬美元,預計至2010年將達50億美元,直間接將僱用百萬名以上員工。印度生技產業主要包括生技醫藥、農業、資訊、器材及服務等業務,歷經25年發展已初具成果,如疫苗產量高居全球第一,在檢驗試劑、酵素和生物殺蟲劑等產品開發極具潛力;此外印度種植抗棉鈴蟲基因棉花(Bt cotton)面積600萬公頃,規模冠於全球,印度另已開發並大量種植基因改良農作物如米、麥、鷹豆等。印度現有325家本土生技業者,其中近4成從事生技醫藥研發,如位於Hyderabad的Genome Valley生技園區,投資金額已達12億4,000萬美元,從事治療癌症暨糖尿病藥物的開發暨生產。印度具有一流的科技研發人才、世界級的軟體資訊產業、種類繁多的海陸動植物、蓬勃發展的學名藥產業和政府的強力支援、較低的研發生產成本、加上11億人口家族醫療紀錄完備,已成為世界主要藥廠研發、測試及製造之基地,並吸引200餘家國際生技業者至印度設立據點。印度的生技製藥產業仍由學名藥廠主導,許多公司通過國際合作和技術授權,強化了生技產品的開發和製造能力。印度較具產規模的製藥廠商約有250至 300家,其中前50大廠商多有開發新藥能力,主要業者包括Ranbaxy、Cipla、Dr. Reddy’s Laboratories、Lubin、Nicolas Piramal、Aurobindo Pharma、Cadila Pharmaceticals、Sun Pharma、Wockhardt Ltd 及 Aventis Pharma。印度製藥業年產值約有10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3名,如就產量言,則居全球第4名,經過近30年的發展,無論是技術、藥品品質及種類,都已達到一定水準,從簡單的頭痛藥到較複雜的抗生素及心血管藥物,都能夠自行製造,所生產藥品爭取到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案件數僅次於美國公司。印度製藥業崛起於學名藥的生產,所生產之學名藥約占全球市場的22%。學名藥係複製專利已過期藥物之化學成分,不需負擔高昂的研發費用,因此售價遠比專利藥低。印度政府在1970年所通過的專利法中規定,藥品的製程可享有專利,藥品本身則不給予專利,因此印度的藥廠常利用不同的製程製造出專利未到期的藥物,或透過公布專利藥資訊研發藥物,生產產品則行銷國內外,藉以累積利潤及提昇製藥技術。在低廉的人力資源及設備支援下,印度藥廠得以較低成本,製造出大部分的藥物。自2005年1月1日起,印度政府已承認外國藥物之專利,規定不得生產、販售及外銷未經授權之藥物。印度製藥業者爰開始研發、生產專利藥品,跨國公司也因此積極進入印度龐大的生技製藥市場,並主導印度大部分的生技製藥產業。目前印度能夠自製約95%國內所需藥品,包括最新的抗癌藥物、心臟血管藥、抗HIV等藥品。藥品進口除了極少數需事先申請進口執照(Import Licence)外,大部分都可以完全自由進口。 1995年印度政府放寬藥物價格管制規定(Drug Price Control Order),將價格管制藥物減少至76種,到了2002年更降低到只限制38種藥物價格,藥廠因而有較多的利潤投入技術提昇及研發。外資在印度可獨資經營製藥業,如知名委外研究機構如Novartis、Johnson & Johnson、Pliva、Astra Zeneca、Bristol-Myers Squibb及GlaxoSmithKline均已在印度營運。印度公司亦透過國際合作和技術授權,強化了生技產品的開發和製造能力。印度製藥已外銷全球65個國家,出口總值約38億美元,每年平均成長22.7%,主要出口藥物包括Sulpher-methoxazole、amoxycillin、ampicillin、menthol及ibuprofen等。主要出口地區為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及拉丁美洲國家等。為了鼓勵藥品出口,印度政府並成立專責輔導單位Export Promotion Cell,以協助廠商拓銷海外市場,預計 2010年印度藥品出口總值將達224億美元。印度國內藥品消費市場規模約53億美元,相關業者約共有2萬多家,提供印度國內市場8成所需之原料、中間體、合成藥物、化學原料、藥片、膠囊、口服製劑等。 (三) 電信通訊產業 拜經濟成長之賜,印度電信通訊產業近年來持續成長,主要歸功於行動電話,迄2008年2月底,電話用戶數已達2億7,570萬戶,電話普及率23.89%,其中都市地區61.25%,鄉鎮地區8.35%,城鄉差距顯著。每個月平均新增行動電話用戶800萬戶,每年通信營收超過260億美元。印度自電信自由化以來,民營電信業者扮演角色日益顯著,民營電話用戶占電話總用戶數比率由2003年的20.9%,快速成長至2007年的72.4%。在業務成長上,民營電信業者2007年成長66%,遙遙領先公營電信業者的16.88%。惟因民營電信業者未能大筆投入資金從事基礎電信建設,致其98%之用戶係無線電話用戶。印度在1990年中期,將獨占市場的國營電信公司切割成BSNL、MTNL及VSNL等三家公司。目前印度主要有線電話服務業者為BSNL、MTNL、Barati Tele-Ventures及Tata Teleservices。由於基礎建設不佳,在印度6萬6,822個鄉村地區,仍有1萬4,480個鄉村尚未鋪設電話線路,加上行動電話產品關稅持續降低,系統業者不斷推出優惠費率方案,並已架設12萬5,000個基地台(2010年前將增加為30萬個),促使行動電話用戶持續快速成長;近4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87.7%,行動電話用戶數占電話用戶數比率由2002年3月的14.85%,快速成長至2008年2月底的85.74%。印度行動電話分別採用GSM及CDMA系統,GSM系統主要業者包括 Bharti Airtel、BSNL、Vodafone及Idea;CDMA系統主要業者包括Reliance及Tata;行動電話則主要由Nokia、Motorola、Samsung、LGE、Sony Ericsson五家國際大廠供應。行動電話業者如經營全印度市場,至少須架設1萬個基地台,以每個基地台架設成本250萬盧比估計,需投入250億盧比。部分業者如Bharti Airtel暨Reliance Communications已出租其基地台給其他業者,每個基地台每月平均租金2萬5,000盧比。迄2007年,印度網際網路用戶數已超過969萬戶,寬頻網路用戶數302萬戶,印度政府另規劃於2010年前將網際網路用戶暨寬頻用戶分別增加至4,000萬戶及2,000萬戶,另將鋪設寬頻網路至各中學、公共醫療院所及農產品集散地。印度在2007-2012年第11個5年經濟計畫將新增鄉村電話用戶2億戶,鄉村電話普及率將提高至25%。另將於2008年底在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及清奈等4大都會辦理行動電話號碼攜帶式業務,允許行動電話用戶在更換電信商時保留原號碼。有關3G暨無線寬頻業務亦已開放。印度將在2010年前投入250億美元,期電話用戶數增加至5億戶,預期通信營收每年將超過525億美元。另在2015年前投入300億美元,將電話用戶數提高至8億戶,預期通信營收每年將超過840億美元。在龐大商機吸引下,電信服務業市場競爭激烈,迄2007年底,印度政府已核發雙系統電信執照(CDMA及GSM)97張、基本服務執照2張、行動電話執照60張、語音服務執照17張、公眾接取行動無線電執照41張,國內長途電話執照20張暨國際電話執照13張。另有175家企業向印度政府註冊成為第一類電信基礎設備供應商(Infrastructure Provider Category – I, IP-I),可供應光纖、管線設備及基地台等設備給電信業者。近年來印度電信製造業亦快速發展,2006-07年產值達2,365億6,000萬盧比(約60億美元),年成長率32.67%。跨國企業多在印度設立據點,如Ericsson在Jaipur設廠製造GSM無線電基地台,在清奈暨Gurgaon分設研發中心;Elcoteq在邦加羅設廠製造手機;Nokia則在清奈設廠製造手機;LG在Pune設廠製造GSM手機;Flextronics在清奈設立經濟特區SEZ;其他大廠包括Motorola、Foxconn、Aspocomp、Salcomp、Samsung、Siemens、CISCO、Perlos及Solectron亦均已在印度設廠,全部外人投資金額超過15億美元。印度使用的通訊網路設備部分自國外進口,例如交換機有Alcatel、Siemens、Fujitsu、AT&T、GPT、Ericsson及NEC等大廠產品,此外Lucent、Fujitsu及Siemens也在印度生產通訊傳輸設備。由於印度人口眾多,通訊需求龐大,進口通訊產品除手機外,其他如電話機、答錄機、傳真機、數據機及公共電話等,皆有相當成長空間。 (四) 電子產業 印度電子產業包括工業電子、電腦、通訊、廣播、電子零件及娛樂電子等硬體製造,其中資訊、通訊產品尤其令人注意,而2005年是印度電子業非常重要的轉折,因該年印度依循WTO資訊協定(IT Agreement, ITA)實施217項資通訊產品免關稅(ITA係1996年於新加坡舉行之部長級會議上所制訂,規定各締約國應於2000年將資訊產品降為零關稅,印度隨後加入ITA,但附加落日條款分階段履行承諾,ITA協定的217項產品,至2004年僅實施第一階段170項,2005年後實施其餘的47項),包含電腦、通訊設備(手機等)等。該年Nokia在市場需求、零組件進口免關稅、將成品手機銷售至經濟特區(SEZ)外亦免關稅,加上SEZ提供5年免稅的誘因下,率先於清奈設立NOKIA SEZ,並於2006年完工投產,引爆第一波電子業印度投資熱潮,吸引Motorola、Dell進駐,原本在印度工業上幾乎空白的電子產業,突然於2005年變成印度人的驕傲,並自詡將成為全球電子產業中心。依據印度政府統計,2005~2008年間,外資對印度資訊及通訊產業共投資170億美元,其中通訊設備製造占15億美元。 1. 印度手機業之大事紀 中國華為技術公司(Huawei)-於邦加羅申請設立大哥大基地台及局端設備製造中心(印度政府以國家安全理由不發給執照,該案已拖延6年以上)  Ericsson-於Jaipur設立大哥大基地台及局端設備製造中心(2005)  Alcatel-於Rai Baraeli設立大哥大基地台及局端設備製造中心(2005)  LG-於Pune設立手機生產線(2005年6月),並於邦加羅由印度Elcoteq’s公司代工生產手機及基地台(2005年4月)  Nokia-於清奈設立生產線(2006)  Foxconn-於清奈設立手機代工生產線(2006)  Flextronics-於清奈設立手機代工生產線(2006)  Jabil於清奈設立手機代工生產線(2006)  Motorola-於清奈設立手機生產線(2007動工,由外部結構工程推估目前進度約30%)  Samsung-於清奈設立手機生產線(2007動工)  Sony-Ericsson於清奈設立手機代工生產線(2007動工,已整地)  BYD 於清奈設立手機零件生產線(2007年9月) 自2007下半年起,Nokia清奈廠每月產能已超過1,000萬支,2009年將擴大至2,000萬支/月,屆時Nokia清奈廠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廠(目前為Nokia中國北京廠),而2010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的手機市場。 若觀察印度與中國的發展,兩個世界大國顯然是以相反方向進行,印度以軟體起家,目前每年軟體服務輸出產值高達200億美元,初期因便宜的勞動力造就今日的盛況,並吸引全球主要軟體業者如Microsoft 等國際性公司前來設立研發中心,後期雖工資高漲,但因規模經濟因素,所以仍能保持不墜的地位。而中國以台商、外資移入之硬體製造起家,目前亦積極往軟體方向整合,若印度在硬體產業持續發展,中、印這兩個國家在IT軟、硬體的競逐,將不免有一番激戰。在分類上,消費電子與家電屬耐久財,但範圍相當廣泛,而娛樂電子如電視、MP3、手機、電腦、CD音響則為消費電子下的次分類。娛樂電子2004-2005年度生產總值為1,680億盧比(42億美元),每年以10%的速度成長,主要項目以CRT彩色電視、錄放音機、CD音響,甚至黑白電視為主。以生產總值而言,娛樂電子在印度為電子硬體產業之第三大之生產項目,而彩色電視機為娛樂電子最主要之生產項目。 (五) 工具機產業 2006-07年印度工具機產值約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5%,居全球第19名,占全球總產量的0.5%,每年外銷金額3,0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32%,共出口8,451台,主要外銷至義大利、加拿大、德國及美國等。雖然印度工具機產業占全球比例尚低,卻是全球成長最快國家之一。印度工具機產業近年來會成長如此快速,主要原因是製造業的需求,尤其汽車及其配件產業仰賴工具機相對較高,進而帶動整個產業成長。整個汽車產業工具機使用率約占60%。另外,紡織業近60%的機械仰賴進口,進口總值占總機械進口總值的13.8%。其他資本設備也因為產業發展而帶動需求,例如原動機(13.5%)、建築機械(7.1%)、壓縮機及抽風機(6.8%)、金屬切削工具機(5.9%)及其他產業如食品加工、木工機械等,亦是工具機的主要用途。印度整體工具機產業表現出色,所生產的工具機已經具有國際競爭力。然而,印度多數工具機仍須由國外進口。2006-07年印度工具機市場需求約19億美元,其中5億美元由本土廠商供應,進口14億美元。未來兩年該產業投資金額將高達10億美元。印度國內生產工具機廠商皆屬中小企業,主要印度工具機產業分布在南北各地,包括Maharashtra州的孟買及Pune,Punjab州的Batala、Jullunder及Ludiana,Gujarat州的Ahmeda、Baroda、Jamnagar、Rajkot及Surendranagar,Tamil Nadu州的Coimbatore及清奈,Karnataka州的邦加羅爾等地。印度國內近7成工具機係由10大公司生產製造,包括 Hindustan Machine Tools (HMT)、BFW、ACE Designer、Jyoti、Batliboi、LMW、Lokesh Machine Tools、TAL Manufacturing Solutions、Heav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其中HMT擁有40%的市占率。其他國際大廠,例如Makino、DMG、Yamazaki、Daewood、Cummins及Siemens等,亦在印度設有代理、技術中心或組裝廠。 2006-07年印度CNC機種總生產值已達到3億美元,占國內工具機總值的57%,較上年同期成長27%,產量共計5,344台,其中Lathes、Machining Centers及 EDMs共占83%。未來3至5年,CNC機種需求將成長8至10%。 2006-07年工具機進口2萬6,077台,金額1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37.6%。其中金屬切割機為主要進口機種,共2萬1,816台,包括車床4,612台、磨床3,967台、加工中心機1,947台、鑽床1,416台。在進口金屬成型機中,則以自動壓床最多,其次為其他金屬成型機。進口來源以美國為最大宗,約占總進口額的15%至18%,其次為德國、日本、中國、台灣及韓國。印度名列我國工具機第9大出口市場。在大幅降低工具機進口關稅,以及開放外資投資汽車零配件業後,印度對台灣工具機需求水漲船高,且因所得較低,印人對產品價格較敏感,我國機械產品及整廠設備,品質良好、價格具有相當競爭力,在印度甚受歡迎,已成為我國外銷印度的主要產品之一。 (六) 汽機車暨零配件產業 據麥肯錫(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報告指出,印度國民的購買力持續增加,中產階級人數已達2億,60萬個家庭年收入在4萬5,000美元以上。中產階級的持續成長,對代步工具,包括兩輪車、三輪車及四輪車的需求亦水漲船高。近年來,印度汽車工業每年皆以二位數速度成長,目前印度是全球第2大二輪車市場、第4大商用車市場與第11大轎車市場。預計2010年將達到200萬輛,2015年前則上看300萬輛,屆時印度將成為全球第5大汽車生產國。強大的內需市場以及政府提供優渥的投資條件,吸引許多國際大廠到印度設廠。目前已進駐印度的跨國企業包括:General Motor和Ford,BMW及DaimlerChrysler AG,Renault,Suzuki、Toyota、Honda,還有韓國Hyundai。印度的技術基礎及廉價勞力是國際車廠在印度設置生產中心的主要原因。10餘年來,印度汽車市場歷經許多改變,韓國現代汽車已成為印度第2大車廠,第1大出口車品牌。現代汽車在素有印度「底特律」之稱的清奈設廠,未來將以印度為主要生產、製造、研發基地。General Motor亦在印度設置研發中心。2006年該公司銷售額成長16%。預計於2010年產能將上看20萬輛,市占率達10%。全球汽機車零配件市場約1,800億美元。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零件業在印度也逐漸升溫。依據印度汽機車零配件製造協會資料顯示,2006-07年印度所生產的汽機車總值約150億美元,其中出口金額為28億美元。目前印度國內市場成長率約17%,預計2010年將上看200億美元。印度汽機車零配件蓬勃發展的原因,不外乎交通工具的需求量增加,另外一個原因即售後市場及服務業的成長,以及國際大廠集中委外到成本較低的開發中國國家。近年來,國際汽車製造廠轉向印度零配件廠商洽訂零配件產品,2008-09年印度汽機車零配件市場產能將擴增59億美元,往後7年內可望達到200億美元的目標。在印度生產汽車零件成本比美國低10-20%,比歐洲低一半。印度擁有優勢包括專業技術、完整生產線以及幅員廣大的內需市場。以2000-05年該產業成長率近20%,加上2006-14年成長率17%推估,2025年以前,印度將成為全球前5大汽機車零配件供應國。現在北美及歐洲區域許多汽車零組件都由印度製造,其中供應GM、Ford及Chrysler等跨國名牌汽車廠的零組件,占印度汽車零組件總出口金額的7成。以地區分,印度汽車零配件產業以歐洲為第一大出口區域,2006年出口比重達32.4%。第二大出口區域為亞州,占20%,第三大為北美洲,占10.8%。 2006-7年印度汽車零件總出口金額接近3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7%;出口零件中以「引擎零組件」類別為最主要項目,占總出口額31%;「傳動軸及方向盤」及「車身零件」次之,分別占出口總額19%及12%。由以上數據可看出,印度出口汽車零配件,已由原本售後服務維修零件市場為主,轉換成為OEM/Tier 1零件廠。自2000年起,印度汽車零配件產業累計投資金額共計4億美元,直接投資金額更達5億3,000萬美元,未來五年內,將吸引50億美元以上的投資,將印度在全球汽車配件市場占有率從現有的0.4%提昇到4%。許多大型的一級供應商,包括Delphi、Cummins、Navistar、Caterpillar、Electrolux、Visteon、Bosch等,都在印度建立國際採購中心 (IPO)。除了國際企業爭相投資外,本土企業亦不遑多讓,例如Bharat Forge在Pune投資將近1億3,000萬美元的生產線,預計增加產能到24萬噸;另外,Amtek Auto亦擴充產能由原先3萬噸增加至7萬噸;Sona Koyo計劃生產300萬個手排轉向齒輪、50萬個油壓輔助轉向系統及25萬個電動輔助轉向系統等;Rico Auto也將投入2,300萬美元增產;Minda Industries亦將與日本Kyoraku簽署4億美元技術合作協定,協力生產射出成型零件。另外,Gabriel India與美國的Arvin Meritor簽訂供應協定,為後者提供200萬個避震器,金額為1,200萬至1,500萬美元。為協助汽車工業發展,印度政府成立國家汽車測試及研發中心計畫(NATRIP),投資金額約3億8,000萬美元,協助該產業達到世界安全規定、廢氣排放檢驗標準。此外,2007年起更全面推動10年汽車工業計畫 (Automotive Mission Plan),優惠條件包括對規模超過1億2,500萬美元的汽車投資項目,提供10年所得7折課稅、關稅減免等優惠。另汽車廠商還可能獲得穩定、質優及廉價的電力,以降低能耗成本。此計畫將打造印度成為全球汽車及零配件的生產中心。在未來十年,印度汽車工業將需投入350至400億美元,最終產值可達1,450億美元,創造2,500萬個就業機會。事實上,在印度汽車零件市場一片看好的前景下,現在卻面臨內憂外患的瓶頸。由於外銷比重增加,及受美國次級風暴、盧比升值及中國低價競爭的影響,對印度汽車零配件產業不啻一大打擊。依據資料顯示,2006-7年印度汽車零件外銷總值成長了16%,同期進口總額卻以雙倍數成長。許多本土印度汽機車零配件製造商面對獲利銳減,已開始積極尋找與國際企業合作機會,例如Amtek、M&M、Bharat Forge、Sona、Rico等。另一方面,印度政府調降關稅,自2008年1月1日起取消孟加拉、尼泊爾、不丹、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共4,536項進口產品關稅。從孟加拉等四國進口的CKD汽機車和零配件關稅,已從原來的10%降為零關稅,從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進口的相同商品關稅,也從原來的12.5%減為10%。 (七) 金融 近年支撐印度經濟起飛的因素,除欣欣向榮的內需外,金融產業也是原因之一,金融業是一國經濟的經脈,金流無礙,經濟活絡,則乘數效應顯現,目前印度全國約有110餘家銀行,其中公有銀行暨私人銀行大約各占一半,與現在的欣欣向榮景況不同的是,在1991年以前,印度的銀行所開具之信用狀,並不被國際上所接受,除非另外附上一張印度中央銀行(Reserve Bank of India)所開具之保兌證明。 2008年印度短天期存款利率為5.5%~6.0%,長天期存款利率為6.0%~6.5%,房屋貸款利率為9.75%~11.75%之間,貸款與存款利率差額約為5%,資金成本相當昂貴。但也因利息較高,亦吸引國際資金之流入,在2007~2008年度,前8個月就吸引國外非印度居民約130億美元之國際流入存款。而資金成本的高昂,一方面雖降低企業投資意願,但也造就印度金融服務業的高利潤。印度銀行主要盈餘來自於貸款成長和手續費的增加,而近年印度民眾金融消費力湧現,亦挹注印度金融業的獲利成長。印度銀行體系的本國總體授信規模,至2005年6月21日止為4,450億美元,至2006年6月20日止達到5,230億美元,成長14.4%,足證印度金融市場的蓬勃。若以銀行屬性來看,國有銀行(Nationalized Banks)占總體授信比率為47.8%,而外資銀行(Private Foreign Banks)6.7%,公營行庫(State Bank of India and its Associate Banks)23.8%,其餘18.9%為本國私有銀行(Private Indian Banks)。印度本國私有銀行一向在尾端零售金融占有絕對優勢,ICICI及HDFC兩家銀行近幾年都以70%的速率成長,尾端金融的規模,預估在2010年將以18%的複合成長率達到165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預估2011年,人口結構中占最大比率為20-29歲的18.3%,年輕化的消費人口,中產階級增加,薪資也跟著穩定成長,其次為30~39歲的15.2%。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2007年的薪資成長達到13%,不僅明顯高於通貨膨脹率6.7%,增長的幅度之大,在美、英、日等70個國家裡排行第一。 有錢人變多,企業再投資,企業貸款增加,就業增加,印度富起來,人民有錢可以消費、買車、購屋置產,個人放款也躍增,印度財政部長更樂觀預估2008年4月到2009年3月,銀行授信將成長32%。 印度銀行一覽表國有銀行(Nationalized Banks) 1.Allahabad Bank 2.Andhra Bank 3.Bank of Baroda 4.Bank of India 5.Bank of Maharashtra 6.Canara Bank(印度最大國有銀行) 7.Central Bank of India 8.Corporation Bank 9.Dena Bank 10.Indian Bank 11.Indian Overseas Bank 12.Oriental Bank of Commerce 13.Punjab and Sind Bank 14.Punjab National Bank 15.Syndicate Bank 16.Union Bank of India 17.United Bank of India 18.United Commercial Bank 19.Vijaya Bank 公營行庫(State Bank of India and its Associate Banks) 1.State Bank of India(印度最大之公營行庫) 2.State Bank of Bikaner and Jaipur 3.State Bank of Hyderabad 4.State Bank of Indore 5.State Bank of Mysore 6.State Bank of Patiala 7.State Bank of Saurashtra 8.State Bank of Travancore 私有銀行(Private Indian Banks) 1.Bank of Rajasthan Ltd 2.Bharat Overseas Bank Ltd 3.Catholic Syrian Bank Ltd 4.Federal Bank Ltd 5.Dhanalakshmi Bank Ltd 6.Jammu& Kashmir Bank Ltd 7.Karnataka Bank Ltd 8.Karur Vysya Bank Ltd 9.City Union Bank Ltd 10.Lakshmi Vilas Bank Ltd 11.Nainital Bank Ltd 12.Ratnakar Bank Ltd 13.Sangli Bank Ltd 14.South Indian Bank Ltd 15.Tamilnad Mercantile Bank Ltd 16.United Western Bank Ltd 17.ING Vysya Bank Ltd 18.Lord Krishna Bank Ltd 19.ICICI Bank Ltd(印度最大之私有銀行) 20.UTI Bank Ltd 21.Indus Ind Bank Ltd 22.Yes Bank Ltd 23.SBI commercial and International Bank Ltd 24.Ganesh Bank of Kurundwad Ltd 25.Centurion Bank of Punjab 26.HDFC Bank Ltd(印度第二大之私有銀行) 27.Development Credit Bank Ltd 28.Kotak Mahindra Bank Ltd(印度第三大之私有銀行) 29.Industrial Development Bank of India Ltd 外資私有銀行(Private Foreign Banks) 1.ABN AMRO Bank N.V 2.Abu Dhabi Commercial Bank Ltd 3.American Express Bank Ltd 4.Bank of Bahrain & Kuwait BSC 5.Mashreq Bank PSC 6.Bank of Nova Scotia 7.Bank of Tokyo Mitsubishi UFJ Ltd 8.Citibank N.A 9.Deutsche Bank 10.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11.Societe Generale 12.Sonali Bank 13.BNP Paribas 14.BARCLAYS Bank p.l.c 15.DBS Bank Ltd 16.Bank International Indonesia 17.Arab Bangladesh Bank Ltd 18.Standard Chartered Bank 19.State Bank of Mauritius Ltd 20.Bank of Ceylon 21.Cho Hung Bank 22.Chinatrust Commercial Bank Ltd 23.Krung Thai Bank Ltd 24.Antwerp Diamond Bank N.V 25.JP Morgan Chase Bank 26.Mizuho Corporate Bank Ltd 27.Oman International Bank SAOG 28.Calyon Bank 地方政府合作銀行(State Co-operative Banks) 1.The Andaman and Nicobar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2.The Andhra Pradesh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3.The Arunachal Pradesh State Co-operative Apex Bank Ltd 4.The Assam Co-operative Apex Bank Ltd 5.The Bihar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6.The Chandigarh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7.The Delhi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8.The Goa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9.The Gujarat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10.The Haryana State Co-operative Apex Bank Ltd 11.The Himachal Pradesh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12.The Jammu and Kashmir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13.The Karnataka State Co-operative Apex Bank Ltd 14.The Kerala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15.The Madhya Pradesh Rajya Sahakari Bank Maryadit 16.The Maharashtra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17.The Manipur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18.The Meghalaya Co-operative Apex Bank Ltd 19.The Mizoram Co-operative Apex Bank Ltd 20.The Nagaland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21.The Orissa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22.The Pondicherry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23.The Punjab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24.The Rajasthan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25.The Sikkim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26.The Tamil Nadu State Apex Co-operative Bank Ltd 27.The Tripura State Co-operative Bank Ltd 28.The Uttar Pradesh Co-operative Bank Ltd (八) 交通 近年印度航空客貨運需求及運送能量大增,以2007年11月為例,旅客運送較去年同期大增27.1%,人數達到1,023萬人次,其中國內客運76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增28.9%,全部國內機場中,孟買載客量高達16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34%,新德里及邦加羅亦呈現高度成長;國際客運262萬人次,年成長高達22%,其中孟買及新德里疏運國際旅客之能量占全印度之52.3%,清奈則列為第三大國際空港,2007年11月運送量達28萬名旅客。另航空貨運亦增加7%,達到10萬噸貨物,如就2007年4至11月統計,總乘客搭載人數達7,583萬人次,年成長高達23%。華航自2000年開闢台北直飛新德里航線,目前每週1、2、3、5、7共5班,每日上午自台北飛新德里,當日下午返台北,未來可能增至每日一班;長榮航空即在開放天空背景下,自2006年12月起,開航台北直飛孟買航線,目前每週3、5、7下午自台北直飛孟買,1、4、6上午自孟買返台北。兩家航空公司除爭取來往台灣及印度之旅客搭乘外,亦運用台灣為印、美間中途站之優勢,吸引美西印度旅客廣為運用。印度除積極新建或整修新德里、邦加羅、海德拉巴等主要機場外,亦開始整建35座次要機場,其中位於泰姬馬哈陵的Agra機場已完成更新,另有7座機場亦將完成整建,此外,印度政府亦積極更新該35座機場之內部設施,規劃在10年內投入500億美元於國際機場現代化,預期將產生300萬個就業機會。在海運上,印度港口擔負95%對外貿易運送之重任,近年亦不斷增添貨櫃站、內陸貨櫃集散站,此外,亦進行港口與陸路、鐵路間之銜接工作,另外,為增進效率,已將處理3億8,800萬噸貨物的13座碼頭民營化,且諸多港口不斷進行改裝成貨櫃裝運。印度第一大貨櫃港為孟買近郊的JNPT港,水深約13.5公尺,平均約1.67天可處理好一艘貨櫃船,碼頭總長約3,200公尺,最大可容許裝載6000個貨櫃之貨船進港,占有全印度60%左右之貨櫃裝運量,散裝貨港口則以位於印度AP州東部之Visakhapatnam、Orissa州之Paradip及加爾各答為前三大港口。印度港口總裝載能量每年僅為7億5,000萬噸,實際貨櫃吞吐量為860萬TEU(20呎貨櫃),仍遠不如其他國家。如就印度各地相比,Gujarat州港口貨物吞吐量為最高,其次為Maharashtra、Orissa、Andhra Pradesh及Tamil Nadu等州。印度現有一般道路交通混亂,各式車輛、行人及各類動物爭道而行,即使行經高速公路,亦須隨時注意不斷搶道的行人、動物及自行車、摩托車等,且一般道路相當擁擠,道路面積有限,時常坑坑窪窪,致車行速度有限,往往預計1小時的車程,可能拖至2小時,對通車族及趕赴約會者相當不經濟。一般道路質雖不佳,但總長達330萬公里,排名世界第二,擔負全國85%之客運量,貨物量亦占全國61%,惟印度每千人僅擁有2.75公里道路,每1,000平方公里亦僅有770公里長之道路,仍與世界平均值相距甚遠。為此,印度政府預計在未來5年內投入900億美元改善交通,預期道路載客量每年將成長12%至15%,載貨量則每年平均成長15%至18%。印度國有高速公路約6萬6,590公里,州的次級道路約12萬8,000公里,各擔負40%之陸運量。為在2015年前,開發完成5萬公里長之國有道路,印度政府已規劃以七期專案方式,投入600億美元推動。在第一期所需完成之5,846公里黃金四邊高速公路工程專案中,我大陸工程公司亦與印度營造公司合作,承包其中一小段工程,目前總工程已完成近88%,其中黃金四邊高速公路工程已完工95%。另外第二期專案將興建6,319公里長4線道之東西向及南北向之走廊,目前已完成15%,在第三期工程上,目前已完成4,815公里長道路之發包工程,其餘仍待展開。在第四期工程上,預計將興築2線道2萬公里長之國有道路。印度政府在國道開發財源取得上,除編列預算外,亦獲得國際開發銀行之協助、部分亦取自中央道路基金及市場借貸,不過,目前偏好以公私合營方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辦理,依統計,至2007年9月30日止,公私合營金額已達81億美元,預計自第三期工程以後,將以此種模式為發包之基準,屆時民營營造商之工程費用,將以收取過路費等方式,作為抵償。印度鐵路網路線總長超過6萬3,000公里,每天共發出1萬7,395以上車次,其中8,707車次屬於客運,共計載運1,600萬旅客。每年雖發生數百起鐵路交通事故,不過全年鐵路載運旅客超過63億人次,貨運量亦達7億2,841萬噸,顯示鐵路扮演極重要之交通疏運角色。由於經營得當,依印度鐵路局統計,在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期間,貨運收益高達10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5.5%,客運收益亦超過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8%。如就運量統計,客貨運量在2006-7年度間,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7%及9%。印度鐵路現代化亦有目共睹,除不斷改善內部管理系統,亦不斷推動鐵路電氣化、購置新車種,此外,新德里3條大眾捷運系統已漸受當地市民運用,且不斷擴充路線中,另孟買、加爾各答、班加羅等地亦正規劃興建中、高運量捷運系統。 (九) 物流 印度工業、製造業、農產加工產業活動旺盛,諸多中小企業開始展開對外貿易,外資不斷湧入汽機車、電子及通訊等產業,及製造業年年成長,加上近年現代零售業不斷擴張地盤,促使當地物流產業每年以平均16%的成長率蓬勃發展,市場規模將自2007年的1,000億美元,成長至2010年的1,250億美元,不過因印度當地貿易及物流基礎設施仍落後,每年物流總成本占國內生產毛額之比重超過13%,高於歐美國家的10%。印度物流產業多仍掌控在小型非正規組織公司手中,全印度有66%以上的個別運送公司擁有5輛以下卡車,營運收入占全部80%以上,國內貨運承攬部門,亦多由數千名小規模經紀及承攬業者構成。由於現代零售業不斷擴張地盤,且孟買、邦加羅、新德里、清奈及海德拉巴等地所得大幅增加,諸多企業為提高競爭力,專注核心競爭力,降低物流成本,不得不變革既有的銷售政策,外包(outsource)給第三者儲運服務(Third-party logistics)/專業的物流服務提供者,這些專業物流業者已開始大量投資,加快運送速度及提供倉儲服務,提供快速安全可靠、點對點及全套式之服務,海空運承攬運送亦開始投資自有貨櫃場、內陸貨櫃集散場及貨櫃運送工具,不過,印度第三者儲運服務所占整體物流業務之比重尚不及10%,不及先進國家35%以上的水準。印度目前高速公路僅占全國道路面積之2%,惟擔負全國40%之運輸量,此外,由於人口多,道路壅塞,平均每小時時速僅20公里,此外印度12大主要港口設施不足,且過於老舊,目前吞吐量早已超過負荷,導致進出口作業無法順暢,效率無法提升、且複雜的行政程序及各州界及交通點檢查運送貨物是否繳稅,亦阻礙物流業的發展,不過,印度多數州已開始實施附加價值稅VAT,大幅減少行政作業,且多數州已廢除貨物跨界運送稅(Octroi),應有助物流業者發展。印度物流產業為應付出口業者需要,亦與台灣快遞貨物承攬公司一致,與全球各地業者結盟,全球性之物流業者如UPS、DHL更特別針對個別中小業者設立服務點,提供各類專門服務,確保降低小型出口商之收款風險,為此,印度UPS、DHL等物流業者營收來自中小企業之比重已超過30%以上。 物流業者競爭訂價花樣多 1. 一般而言,我國業者如透過UPS或DHL運送貨物,貨物來往於台印兩地間約僅3天左右即可送達,且在運送過程中,貨主皆可隨時查詢貨至何處,其費率大抵上以DHL、UPS收費較高,每半公斤之包裹,自孟買運送至台灣費率分別為2,483盧比(1美元約等於39盧比)及1,992盧比,1公斤之包裹則分別為2,952盧比、2,367盧比,10公斤重之包裹分別為9,044盧比、7,003盧比,另當地業者如Blue Dart、Professional及Gati收取費用較低,不過5公斤以上之運送UPS不比一般地方性之快遞業者高,甚至更有競爭力。另在費用訂價上,各家業者目前另附加12% 至16%之油料費用,以及12.36%之服務稅,此外,出口至印度可供銷售之貨品,或大量宣傳品則尚須繳交20%~40%不等之進口稅。印度內地快遞運送方面,因郵局效率低,功能不強,扮演之角色有限,一般商家多選擇快捷便利的民間快遞業者,由於百家爭鳴相互競爭,多家服務水準皆在上乘,多號稱隔夜即可送上府,服務費用如以1公斤計,約在1至6美元間,不過尚須附加服務稅12.36%及油料附加費,其中DHL收費較昂貴,其餘Blue Dart、Professional及Gati等相對便宜,一般而言,如考慮國內運送費及效率,Gati及Professional等公司皆為不錯之選擇。 2. 我國物流業者亦占有空間我物流業者聯強國際已投資2,400萬美元購入印度第2大IT產品銷售通路商雷廷頓36.3%股權,事實證明印度物流產業發展不斷擴大,外商仍有機會加入分食。在海運服務方面,印度孟買的尼赫魯港是全印貨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該港兩個貨櫃碼頭JNPCT及NSICT共處理全印一半以上的貨櫃量,我國萬海、長榮、陽明及德翔等4家海運公司皆在孟買設立據點,而孟買出口貨櫃大多以遠東及歐美地區為目的地,約占60%,其次南亞與中東之區間貨運亦有30%。因地緣關係,巴基斯坦約有40%的進口貨物來自印度,卻因領土紛爭導致陸地運輸受阻,但熱絡之國際貿易行為仍無法阻擋,所以很多貨櫃以中東杜拜港為中繼站,最終目的仍為巴基斯坦。我國萬海海運於5年前即設立子公司,並將部分歸屬經紀商之業務收歸自營,目前在清奈及加爾各答等地皆有據點,亦有貨船往來清奈及基隆之間;長榮海運先設立辦事處,再設立子公司,目前在新德里、孟買、清奈、加爾各答等12處皆有直屬之辦公據點,由孟買總部指揮,近幾年長榮為擴張營業更多方從台灣調兵遣將,直接指揮印度公司,亦將多處原歸屬印度經紀商所管之營業自行收歸直營,且由總部設立連結至各分支處之電腦系統,直接統管財務、經營,顯示,長榮看好印度成長之趨勢,陽明海運亦因看好印度市場,在3年前與當地經紀商合資成立陽明海運印度公司,亦在新德里、清奈等地不斷設立直屬辦公室;德翔亦因業務量看好,在2007年派員來孟買駐點。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經濟以傳統耕種、現代農業手工業、現代工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全國仍有四分之一人口無法溫飽。印度外匯存底充足,匯率穩定,未來官方也將全面解除外匯管制,由市場決定幣值。製造業出口已經開始下滑,全國很多地區電力供應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語的人口,目前是21世紀全球最主要的資訊服務業生產國、電腦軟體出口國以及眾多軟體工程師的祖國

印度實行民主政治的同時,還並行著社會主義,政府對私人經濟活動,外貿,外國資本直接投資等等嚴格控管。不過,1991年通過經濟改革,放鬆對外貿和外資的管制,逐漸開放國內市場。國有企業民營化和部分領域開放對私人以及外國投資的設限,至於相關的政治爭論將持續不斷。

knowautum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